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本期聚焦: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

  •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论析

    游海莉;

    新质生产力是驱动经济社会向高质量阶段跃迁的核心引擎,其本质在于以技术颠覆性革新为突破点,通过生产要素的动态重组与产业结构的深度重构,实现生产力系统的范式转变。在这一进程中,兼具技术创新能力与拥有复合实践素养的高水平人才成为关键变量,而技术成果向产业应用的快速转化则成为核心诉求。职业教育作为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重要联结枢纽,通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搭建高能级转化平台和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要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科研服务水平、推动“五金”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025年02期 v.34;No.16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 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数智化转型: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倪青;

    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数智化转型已然成为驱动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核心动力,并在构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从技术、资源以及价值方面,助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引领职业教育育人理念革新,进而推动职业教育数智化转型。但当前在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产教融合数字应用场景有待开发、新型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尚需健全以及新质人才培育质量亟待提升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应从拓宽产教融合数字场景、强化新型要素资源供给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手,从而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数智化转型升级。

    2025年02期 v.34;No.161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职业教育理论

  •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江雪;田冰;

    职业教育不仅是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与关键力量,更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然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也面临一些困境,包括高质量发展特征不明显、发展系统性不足、内在层面发展遭遇阻碍以及低收入群体在职业教育观念上滞后等。因此,民族地区应扩大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特有的优势,促进提质增效与补偿政策深度融合,提升效能改进职业教育内在组织架构,深化加强职业教育进展保障系统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为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年02期 v.34;No.161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 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陈小娜;王洪;

    数字技术时代的到来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这是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化时代的必然逻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有其内在逻辑,但在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教师数字化能力不适应教学变革的双重瓶颈、数字化基础设施设备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未来可从重塑数字化意识,革新数字文化理念;建设数字化培训体系,发挥教师能动性;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升资源供给有效性三大方面推进,以更好地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v.34;No.161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职教强国建设

  • 职业教育强国赋能共同富裕的创新路径

    李娟;

    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先导,更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密集出台利好政策法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终身学习理念持续走深向实,职业教育强国助力共同富裕迎来良好契机。面对上述机遇,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等主体应以推动共同富裕为首要任务,从产业之维、乡村之维、技术之维三方面出发,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创新路径方面,应以构建现代化特色专业为“先手棋”,夯实共同富裕发展基础;以开展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为“关键棋”,增强共同富裕内生动力;以建设现代乡村振兴学院为“制胜棋”,厚植共同富裕建设根基。

    2025年02期 v.34;No.161 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 中国职业教育“出海”:机遇、挑战与策略

    王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中国职业教育“出海”已成为提升国家教育影响力和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出海”规模逐渐扩大,成功打造了国际化如“鲁班工坊”等强势品牌,在全球教育领域赢得了更多话语权。然而,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与能力不足、合作机制不完善以及品牌建设艰难等。因此,可以通过培养专门人才、建立深入合作机制以及强化品牌建设与推广等手段,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增强其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中国职业教育海外拓展注入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2025年02期 v.34;No.161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教师专业发展

  • 职业本科“双师型”教师数字素养:要素表征、发展逻辑与实践进路

    申文缙;胡彦;

    职业本科“双师型”教师作为数字时代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育母机”,其数字素养发展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职业本科“双师型”教师数字素养要素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解构为“工具—手段”“逻辑—系统”“人文—价值”三个层级和类别,其发展逻辑依据生成性发展理念、遵循“三性融合”发展框架,以满足数字时代教师对职业生存、交往和成长的需求。为有效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必须从认识层面树立科学的教师数字素养发展观,从行动层面构建产教融合、多元协同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体系,从体制机制层面加强教育数字化治理,以全面保障教师数字素养发展质量。

    2025年02期 v.34;No.161 4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 新时代职业学校教师职后专业发展支持策略研究——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过磊;

    为了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构建“时时在线、处处可学、人人可及”的专业发展新生态,推动教师终身学习,进而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研究基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顺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对传统职业学校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理念、方法和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探索;提出并构建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以“融合性理念、系统性设计、多样性方式、自主性内容和指标性评价”为特征的“五位一体”支持策略体系。研究有助于改善当前国内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并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02期 v.34;No.161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课程与教学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韦朋邑;李雨;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支撑,而新质生产力又依赖于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持。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本科专业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了职业本科专业建设的任务与目标,并明确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本科专业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从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地区产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策略展开了研究。

    2025年02期 v.34;No.161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 探究式交谈在高职课堂中的应用与学生思维发展研究——以贵州工商职业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为例

    衡彦甫;吴晓蒙;余敏;吕淑华;

    探究式交谈是高职课堂话语互动的重要形式。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内涵与特点,并针对高职课堂话语互动现存的问题,分析探究式交谈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通过构建适切的课堂话语互动规则,实现探究式交谈在高职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研究综合采用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高职课堂应用案例,系统收集数据,验证探究式交谈对学生思维发展的积极影响,为高职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启示,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025年02期 v.34;No.161 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 文化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探赜

    刘宏斌;李龙梅;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文化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文化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文化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现象、数智赋能和人文关怀失衡、文化资源利用和传承困境成为其“拦路虎”。因而,必须探讨这些困境的成因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引,进而实现文化新质生产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向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

    2025年02期 v.34;No.161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 人机关系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属性研究

    刘皆成;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属性是该技术与用户之间人机互动的结果。立足唐·伊德的人与技术关系模型,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用户构成的人机关系维度审视该技术的意识形态属性,发现该技术在具身关系中,通过塑造用户的时空感知能力,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功能;在诠释关系中,通过干预世界向用户所呈现的样态,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功能;在他者关系中,通过主导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成,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在背景关系中,通过向用户生活世界的全域渗透,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功能。对此,需要以党的全面领导统领人机关系发展方向、以制度规制清朗人机关系生态环境、以技术革新优化人机关系交互模式、以主流价值培育人机关系主体素养,从而在消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意识形态安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充分挖掘该技术对国家意识形态治理现代化的积极推动作用。

    2025年02期 v.34;No.161 8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 要义、特质与理路:系统论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维探析

    马曼蕊;

    系统论视域下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深刻、外延丰富,需着重从文化使命论、文化道路论、文化领导论、文化主体论、文化方法论五个方面把握其核心要义。在系统论视角下,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出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等四个方面的理论特质。在系统论视域下,要不断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传播和贯彻落实,必须进一步从强化目标牵引性、推动过程贯通性、增强要素耦合性、提升成效聚合性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系统论视域下,要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论特质以及实践理路的准确把握和深入探讨,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和领悟,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5年02期 v.34;No.161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 数字生态文明的生成缘由、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陈思思;

    数字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数字化领域的最新成果,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入了新活力。从价值意蕴来看,数字生态文明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有利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抓共进、有助于民主治理过程的凝魂聚力、有益于自然与人类价值同频共振。但同时,作为生态治理的新构成,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亦存在人类主体性地位“失语”、生态治理安全风险、数字人才支撑薄弱等问题。基于此,亟待通过锚定技术之“尺”,凸显数字技术人本价值;完善监管之“序”,强化数字技术制度约束;夯实人才之“基”,释放数字技术赋能效用等实践路径,构建数字生态文明的正义框架,确保数字技术的向善运用,切实发挥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智慧效能。

    2025年02期 v.34;No.161 105-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 数字文明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与现实路径

    梁雨;尹保红;

    数字文明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土壤中孕育的数字资本主义,尽管推动了数字生产力的发展,却难以摆脱其固有的矛盾,陷入数字劳动出现异化现象、数字生活遭受控制,数字文明面临重重危机。依据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清晰地认识数字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发挥的作用,对于探索并构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字文明新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现实情况,通过采取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数字治理效能,共建数字命运共同体等措施探寻中国式数字文明发展路径,能够为全球各国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实践范例。

    2025年02期 v.34;No.161 116-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 场景·内容·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人机关系思想三维论析

    孙宗岭;马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共同面临的三大“事业挑战”。毛泽东同志对人机关系问题的思考深刻蕴藏于努力应对三大“事业挑战”的历史场景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人机关系思想,即机器应用与人民幸福内在交融的微观人机关系、机器应用与社会发展内在交汇的中观人机关系、机器应用与国家富强内在交织的宏观人机关系。毛泽东人机关系思想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更有着价值非凡的实践逻辑,鉴于“事业挑战”的跨时代相似性,毛泽东人机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可以定位于:近期价值赋能中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中期价值赋能中国适应与引领新工业革命、远期价值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顺利实现。

    2025年02期 v.34;No.161 127-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 下载本期数据